今天我们一起探讨豪情壮志是什么意思,以下5条关于豪情壮志是什么意思的见解希望能助您找到心仪的信息
本文目录
我是沉于古诗,为您解读古诗的感情脉络,让您了解古诗中的感情表达方法。
刘禹锡喜欢秋天,这不用怀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句诗就是很好的证明。
其实,他对秋天的喜爱,已经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
你能想象,他在年老多病之时,竟然和萧瑟秋风做朋友吗?
这是什么样的境界?这又是何等乐观的精神?
我们来读一读他晚年在洛阳写的诗《始闻秋风》: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刘禹锡晚年在洛阳所作,作于公元836—842年之间。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黄菊:指秋末冬初的菊花。
玄蝉:即秋蝉,指夏末秋初的蝉。
这句话字面意思是:去年看黄菊的时候,我和您告别,今年听到秋蝉的叫声,我又回来了。
(1)诗人在和谁,告别又相逢?
从前两句,我们能得知的信息只有:离别是在看黄菊的时候,也就是秋末冬初;再次相逢是在听玄蝉的时候,也就是夏末秋初。
很显然,中间隔了一年,但是差一个秋天。
联系诗题, 我们不难推测:诗人是在和秋风告别又相逢。
(2)怎么理解“我却回”?
如果“我”是指诗人,那该怎么解释“回”呢?
诗人和秋风再次相逢,不论去哪里,诗人都回不了秋风所在的地方。
所以,“我”只能指秋风。
也就是说, 前两句是站在秋风的角度来写的,去年秋风与诗人分别,现在秋风又回来了。
(3)诗人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去年相别,今又回来,说明秋风一直在思念诗人。
这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方法,写出了秋风对诗人的深厚感情。
我们知道,秋风本来是没有感情的,很显然,诗人是把自己的感情赋予给了秋风。
也就是说,其实是 诗人对秋风有很深厚的感情,就像老朋友一样,去年相别,今又相聚。
我们接着看后两句。
秋风萧瑟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五夜:这里指五更,凌晨3点至5点之间。
飕( souliu ):风声。
颜状:容貌。
这两句的字面意思是:五更的时候,听见一阵飕飗风声,我在睡梦中已经察觉;一年的容貌变化在镜中看得出来。
(1) “五夜飕飗枕前觉”有什么隐含含义?
五更夜,正是熟睡的时候。
飕飗,是秋风的声音,有点像拟声词。
也就是说,诗人正在熟睡的时候,突然听到了飕飗的风声,就察觉到秋风来了。
诗人有意突出“五夜”,也就是正在熟睡,这说明什么?
这是不是说明,诗人对秋风的声音非常熟悉?
秋天的风和春天、夏天以及冬天的风,在声音上是不同的。秋风是飕飗声,诗人对这种声音非常熟悉。
所以,他即使在熟睡中,也能马上察觉到秋风来了。
这句话说明,诗人对秋风的感情很深。
也可以这样说,诗人心里正盼着秋风来,所以他才这么敏锐。
秋菊
(2)“一年颜状镜中来”有什么隐含含义?
一年的容貌在镜中都可以看出来,那说明容貌变化很大。
那会有什么变化呢?
诗人写这首诗是在晚年,我们正常推断,诗人应该是变得更衰老了。
但是,如果没有其他因素,按人的正常衰老速度,一年的变化应该也不会太大。
那么,诗人的容貌为什么会变化这么大呢?
诗人暂时没说,我们继续往下看。
(3)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诗人心里一直盼着秋风来,现在突然听到了风声, 自然有欣喜之情。
但是,诗人转念一想,这一年来我的容颜变化很大,而老朋友秋风,还是以前的声音,一点没有变。
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秋风没有变的飕飗之声,和诗人已经变化的容颜作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秋风的欣喜之情,也表达了对自己身已衰老的伤感之情。
我们接着看后两句。
马思边草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 mian 青云睡眼开。边草:边塞的草。
拳毛:攀曲的马毛。
雕:猛禽。
眄(miàn):斜视。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战马思念边草,身上的拳毛正在抖动,大雕斜视青云,睡眼已经睁开。
(1)诗人为什么突然写到了“战马”和“大雕”?
战马,常出现在边塞;大雕,也常在草原活动。
诗人现在在洛阳,为什么会突然写到“战马”和“大雕”呢?
大家是不是也觉得很奇怪?
我们在读古诗的时候,可能遇到这种情况:一种景物和诗人描绘的环境不相关。
如果是这样,我们就要怀疑诗人是不是用了比兴的手法。
比兴和类比有什么区别,我明天以微头条的形式为大家讲。
这种手法,能够让人物的感情表现得更形象,更生动。
(2)那么,这两句应该怎么理解?
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浑身抖动,非常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战马对边草的渴望之情,恨不得马上挣脱缰绳,奔向边草的方向。
大雕突然斜视到青天,睡眼马上睁开,非常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大雕对青天的渴望之情,恨不得马上展翅欲飞,冲向青天。
这也就是诗人的感情: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秋风的渴望之情,恨不得马上冲出房间,去看秋风。
雕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肃清:形容秋气清爽明净。
扶病:带病。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天地间秋高气爽,正适合四处远望,我为您抱着病登上高台。
(1)怎么理解“天地肃清堪四望”?
我们前面分析了,诗人对秋风有渴望之情,恨不得马上见到秋风。
而这一句,就描写诗人走出房间,见到了久违的秋风,顿时觉得秋高气爽。
(2)“扶病”有什么隐含含义?
“扶病”二字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什么一年中诗人容颜变化很大?
原来诗人身体多病,所以诗人的容颜才会变化很大。
(3)诗人为什么要扶病上高台呢?
有两个原因,而且诗人都已经写出来了:
一、“为君”,也就是为了秋风,登上高台后能感受到更大的秋风。
二、“堪四望”,适合四处远望,登上高台能看得更远。
也就是说,诗人为了感受更大的秋风,为了看得看远,所以要扶病登上高台。
秋风过后
(4)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我们都知道一个基本常识:一个人体弱多病,是非常不适合吹风的,何况是秋风,更何况是上高台吹更大的秋风。
这个常识大家都知道,那么诗人难道不知道吗?
不可能。
古代随便一个诗人都有中医的常识,更何况是饱读诗书的刘禹锡。
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去感受更大的秋风呢?
很简单,就是因为他太喜欢秋风了,这种喜欢之情已经超过了对自己身体的关心。
那么,他只是喜欢秋风吗?
不是,他还要四处远望,他要看到更远的地方。
他为什么要看更远的地方?
因为他的志向在远方,他认为自己的使命还未完成。
这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感情:虽然年老多病,但是仍然志在远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刘禹锡是在践行这两句话。
诗人这里又用了反衬的手法,用“扶病”来反衬“上高台”的志向远大。
秋风萧瑟
整首诗感情脉络梳理首先, 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对秋风的深厚感情;
其次, 诗人用对比的手法,表达出既有听到风声的欣喜之情,又有对容貌衰老的伤感之情;
然后, 诗人用比兴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秋风的渴望之情;
结尾, 诗人用反衬的手法,表达了自己虽已年老,但仍然志在远方的豪情壮志。
读完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秋风的热爱,更能感受到诗人身上乐观的精神。
在古往今来的诗人们身上,这种精神都很少见到,它能感动人,更能鼓舞人。
相信看完这篇文章的朋友,心里也都会有感慨。
我还要再啰嗦一下:这首诗之所以感情如此浓厚,主要在于“扶病”二字,正是因为诗人“扶病”,才能有力地反衬出诗人“上高台”的坚定和决心,如果诗人没有扶病,那么整首诗的感情就不会这么浓厚。
反衬,是古诗中很常用的手法,这种手法能让感情变得有张力,很值得我们学习。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您的阅读。
我是沉于古诗,为您解读古诗的感情脉络,让您了解古诗中的感情表达方法。
解释: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
出处:茅盾《温故以知新》:“他们大多数两鬓添霜,然而豪情壮志,更见坚强。”
示例:那长街,那小巷,正有无限的~拥塞其间。 ★郭小川《厦门风姿》诗
豪情壮志指豪放的襟怀与伟大的理想。出处茅盾《温故以知新》:“他们大多数两鬓添霜,然而豪情壮志,更见坚强”。豪情壮志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豪情壮志近义词为慷慨激昂、雄心壮志。反义词为碌碌无为、万念俱灰等。造句示例:毕业时,同学们都满怀豪情壮志地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
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 不屈不挠,释义
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披荆斩棘,释义
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奋发图强,释义
图:谋求。振作精神,以求强盛。励精图治,释义
励: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解释]:挽: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发音]:lì wǎn kuáng lán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近义]:力所能及扭转乾坤持危扶颠砥柱中流
[反义]:力不从心力不能支独木难支
"中流砥柱"的读音释义
[解释]: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发音]:zhōng liú dǐ zhù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近义]:国家栋梁架海金梁砥柱中流
[反义]:独木难支随波逐流
"大义凛然"的读音释义
[解释]: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 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发音]:dà yì lǐn rán
[出处]:宋·曹铺《唐颜文忠公新庙记》:“大义凛然;奋裾首倡。”
[近义]:临危不俱临危不惧从容不迫正气凛然正气浩然浩然正气视死如归
[反义]:临阵脱逃卑躬屈膝奴颜卑膝奴颜婢膝缩手缩脚里通外国
"豪情壮志"的读音释义
[解释]: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
[发音]:háo qíng zhuàng zhì
[出处]:茅盾《温故以知新》:“他们大多数两鬓添霜;然而豪情壮志;更见坚强。”
[近义]:壮志凌云慷慨激昂雄心壮志
[反义]:万念俱灰万死一生碌碌无为
"不屈不挠"的读音释义
[解释]: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发音]:bù qū bù náo
[出处]:《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离(屈)。”
[近义]:一往直前再接再厉勇往直前坚忍不拔坚贞不屈坚韧不拔奋不顾身宁为玉碎宁死不屈
[反义]:卑躬屈膝奴颜婢膝甘心屈从
"披荆斩棘"的读音释义
[解释]:1.砍伐荆棘。2.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发音]:pī jīng zhǎn jí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近义]:一往无前乘风破浪劈波斩浪劈荆斩棘含辛茹苦排除万难斗志昂扬筚路蓝缕负芒披苇
[反义]:养尊处优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不知道阅读完《「豪情壮志是什么意思」豪情壮志是成语吗》后,是否满足了您的需求呢?想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https://www.zckj360.com/news/37473.html,您的关注对我们是莫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