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字千金的故事和寓意,以下5条关于一字千金的故事和寓意的见解希望能助您找到心仪的信息
本文目录
典出《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
后用「一字千金」比喻文辞精当,结构严谨。
或用来形容价值极高的作品。
亦可以用以指书法上一字价值千金。
典源 《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
吕不韦以秦之彊,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
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
吕不韦1>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
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
布2>咸阳市3>门,悬千金其上,延4>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5>一字者予千金。
〔注解〕(1)吕不韦:西元前?∼前235,战国时秦人。
本为商贾,因有功于秦庄襄王,而为秦相,后封文信侯。
曾以有孕之姬献给庄襄王,生子政,即秦始皇。
始皇时尊为仲父,后因与太后私通,畏罪自杀。
(2)布:公布。
(3)咸阳市:秦朝的首都,地约当在今陕西省长安市东北。
(4)延:请。
(5)增损:增加或减少。
此处指更动文字。
典故说明 据《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载,吕不韦原是战国时代阳翟地区的商人,后因帮助秦庄襄王之子楚登上王位,故被任命为丞相。
当时养士的风气极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等人,门下均有众多食客,吕不韦不落人后,以重金礼聘许多有学问的人,门下食客亦达三千。
后来他见著书立说使名声显达的人也不在少数,便要他的门客把所知所闻行诸文字,集二十余万字成《吕氏春秋》一书。
此书内容涉及历史、地理、传记等,可说涵盖了天地万物及古今之事。
书成之后,吕不韦相当得意,把它公布在咸阳城门口,请大家提供意见与批评,并声称若有人能更动其中的一个字,即赏赐千金。
但因为吕不韦当时可说是位高权重,没人愿意得罪他,所以始终没有任何人出面批评。
这次悬赏的举动,使吕不韦及《吕氏春秋》名扬天下。
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一字千金」,用来比喻文辞精当,结构严谨。
或用来形容价值极高的作品。
「一字千金」也有用其字面意思,用来指书法写得极佳,一字价值千金。
书证 01.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古诗》:「陆机所拟之十二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02.唐.韩翃〈奉和元相公家园即事寄王相公〉诗:「题诗更相忆,一字重千金。」
04.清.钱谦益〈定山堂诗集旧序〉:「言古诗,则曰〈十九首〉,亦知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者乎?」0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这个办书的事情,不是外行人知道的。
并且文章价值,有甚一定;古人『一字千金』,尚且肯出。」
用法说明 一、【语义说明】比喻文辞精当,结构严谨。
褒义。
【使用类别】用在「文辞精妙」的表述上。
【例句】<01>这篇文章写得极好,情采并茂,真可说是一字千金。
<02>李白〈静夜思〉诗,虽只二十字,但意境圆满,无可增损,真可谓为一字千金之作。
二、【语义说明】形容价值极高的作品。
褒义。
【使用类别】用在「价值极高」的表述上。
【例句】<01>他的作品原本无人青睐,哪知成名之后,一字千金,洛阳纸贵。
<02>虽然过了几十年,但那本谈论经济原理的书,依然是众所公认的一字千金之作,无可取代。
三、【语义说明】指书法上一字价值千金。
【使用类别】用在「价值极高」的表述上。
【例句】<01>这是颜真卿的手稿,自是一字千金,价值非凡。
<02>今天在古董拍卖会场上,某些名人的书法作品以高价卖出,真可说是一字千金。
近义词: 字字珠玑,金章玉句
反义词: 驴鸣犬吠 辨识 参考语词 一字百金
一字千金的故事来源于秦国的宰相吕不韦。当时吕不韦作为卫国的大富豪,看中了在赵国做质子的秦异人,认为他是奇货可居,想辅佐秦异人当皇帝。吕不韦为秦异人四处奔走,千方百计说服了当时秦王的宠妃华阳夫人收了秦异人为儿子。然后利用华阳夫人在秦王心里的影响力,将秦异人推上了王位。
秦异人当上秦王之后感激吕不韦的付出,将吕不韦封为相国。虽然身居高位,但吕不韦是商人出身的经历还是经常被人看不起。吕不韦就决定提高自己的地位,当时盛行养士,像楚国的春申君、齐国的孟尝君,都是因为礼贤下士、广纳贤才,而闻名于各国。吕不韦也学习这个做法四处招纳士人,好生相待,当时他门下的宾客多达三千。
吕不韦让这些门客写了一本包罗了各种内容的《吕氏春秋》,并且“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将这本书放在咸阳的大门上,邀请各国的文人来点评,还规定谁如果可以增减这本书上的一个字,就可以领到一千金。
一字千金的解析
【成语】: 一字千金
【拼音】: yī zì qiān jīn
【解释】: 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初唐诗人王勃于公元667年从京都来到南昌。当时,诗人的生活比较穷困,所迫无奈,常为生计而奔波。这年重阳节,南昌都督阎伯舆在滕王阁大摆宴席,邀请远近文人学士为滕王阁题诗作序,王勃自然是其中宾客。在宴会中,王勃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接下来写了序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
诗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舆,便起身告辞。 阎大人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奇怪。旁观的文人学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这个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应该是“独”字。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能让人满意,怪他们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
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伯舆,大人心里暗想:“此分明是在***本官,可气!”又一转念:“怎么说也不能让一个字空着,不如随他的愿,这样本官也落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于是便命人备好纹银千两,亲自率众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大家听了只觉得不知其意,有人问道:“那所空之处该当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
一字千金的造句
1 赵老师只把文章改了几处,却起到了一字千金的作用。
2 这篇文章写得极好,情采并茂,真可说是一字千金。
3 这个“绿”字可是一字千金,含意深刻,让人回味无穷。
4 鲁迅先生的杂文,含义极深,真可谓一字千金。
5 这是颜真卿的手稿,自是一字千金,价值非凡。
6 这首诗中的“绿”字可谓是一字千金,画龙点睛之笔呀!
7 他的作品原本无人青睐,哪知成名之后,一字千金,洛阳纸贵。
8 这是颜真卿的手稿,自是一字千金,价值非凡。
9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10 杜甫的诗歌,真可谓一字千金。
11 黄遵宪就极为推崇新民体,称赞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
12 十多年来,陈金根时时想起此情此景,深感费老不愧为一代贤哲,一字千金,言高旨远。
13 据说,三个字写好后,江汉关赠其润笔之资纹银500两,可谓一字千金。
14嗯,如此极好!金玉之言,一字千金。
15一字千金,是前人对笔力千钧之作的赞赏,而千金可否换来一字珠玑,却引发了众多的思考。
16 李城静静的站在门外,泷飞见的每一句话,在他的耳中都仿佛隔着千山万水,面对这个一言定生死,一字千金的泷谦,李城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凭什么?”。
17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
18 中国自古就有‘一言兴邦’的传统,也就少不了‘一字千金’这种习惯,请有能量的人物说话办事自然是要花钱的。
19虽然过了几十年,但那本谈论经济原理的书,依然是众所公认的一字千金之作,无可取代。
一字千金的意思
[释义] 增损一字;赏以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语出] 南北朝·钟嵘《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辨形] “金”不能写作“斤”。
[近义] 一字千钧 一字一珠 字字珠玑 青钱万选
[反义] 一文不值
一字千金的 成语 典故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生意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的一段时间,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质子),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
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食客数千人,吕不韦想他的地位不次于别人,也养了三千食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各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食客,各色各样,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名有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吕氏春秋》,备论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 (合黄金一斤)。
用一字千金 造句
1) 赵老师只把 文章 改了几处,却起到了一字千金的作用。
2) 这个“绿”字可是一字千金,含意深刻,让人回味无穷。
3) 一言九鼎,一字千金。千槌打锣,一槌定音。
4) 鲁迅先生的杂文,含义极深,真可谓一字千金。
5) 这首诗中的“绿”字可谓是一字千金,画龙点睛之笔呀!
6) 一字一珠的 近义词 是一字千金。
7) 此外故居内的书法石刻皆出自当时名家之手,一字千金,是一"本"集众多书法名家手笔的"话字帖"。
8) 所以说签合同“一字千金”,消费者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
9) 这篇文章写得极好,情采并茂,真可说是一字千金。
10) 他的作品原本无人青睐,哪知成名之后,一字千金,洛阳纸贵。
11) 这是颜真卿的手稿,自是一字千金,价值非凡。
12) 他的作品原本无人青睐,哪知成名之后,一字千金,洛阳纸贵。
13) 后人将一字千金这句成语用来形容史辞精妙,文章价值很高,一字一句颇有分量。
14) 这是颜真卿的手稿,自是一字千金,价值非凡。
15)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16) 杜甫的诗歌,真可谓一字千金。
17) 一字千金不畏权力勇报道,千金一行为人为民敢伸张。记者节来到,愿记者轻松工作别多跑,大家欢迎把你抱,坚持正义一直报,祝你幸福快乐。
18) 一字千金,是前人对笔力千钧之作的赞赏,而千金可否换来一字珠玑,却引发了众多的思考。
19) 他们说我一字千金,为了你,我愿意挥金如土。他们说我一言九鼎,为了你,我愿意万鼎不顾。周末短信一条,送你多金多福,一字一句,为你快乐来到。
20) 英国人可能已经听腻了这位前首相的讲话,但在中国南方的工业城市东莞,他的讲话似乎是一字千金。
21) 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满腹经纶,不如一善在心。高谈阔论,不如一言九鼎。长篇累牍,不如一字千金。
22) 欧阳中石先生是中国当代着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可以说是一字千金。
23) 虽然过了几十年,但那本谈论经济原理的书,依然是众所公认的一字千金之作,无可取代。
24) 只有从华文名的需求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才能挖掘出华文"一字千金"的意涵,创造字外意境的深邃。
25) 在推销的过程中,应该认真准备,力求表达得精炼准确,一字千金,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26) 今天在古董拍卖会场上,某些名人的书法作品以高价卖出,真可说是一字千金。
27) 十多年来,陈金根时时想起此情此景,深感费老不愧为一代贤哲,一字千金,言高旨远。
28) 据说,三个字写好后,江汉关赠其润笔之资纹银两,可谓一字千金。
29) 天冷,加衣!简单四个字却深刻的表达了我深深的祝福与真挚的情感,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此乃关怀之极品,嘱咐之决笔。
看了一字千金典故的人还看:
1. 百折不挠典故
2. 四字典故大全
3. 一字千金的典故由来
4. 描写历史英雄人物的成语故事之一字千金(吕不韦)
2、这个成语的典故与战国末期的吕不韦有关系。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历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
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太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学问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为《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便流传至今。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不知道阅读完《「一字千金的故事和寓意」一字千金的故事和寓意王勃》后,是否满足了您的需求呢?想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https://www.zckj360.com/licai/38888.html,您的关注对我们是莫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