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风而动的意思」闻风而动下一句

niaoge 31 0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闻风而动的意思,以下5条关于闻风而动的意思的见解希望能助您找到心仪的信息

本文目录

闻风的意思:听到风声或消息。

读音:wén fēng

组词:闻风而动、闻风而逃、闻风而至、闻风而兴、闻风自遁、闻风丧胆、闻风而起、闻风不动、闻风破胆、闻风远扬、闻风远遁、闻风逃遁、闻风响应

“闻风"造句:

1.字,闻风在此,两者形影相随然闻风却不露声色,近乎无形.….…

2.闻风而动,成功驰骋。

3.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4.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5.惨叫响起,闻风的爪子被逍遥穿透,十指连心,痛的闻风赶紧收回了爪子。

6.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7.晚见江山霁,宵闻风雨来。

8.黑旋风,令害虫闻风丧胆。

9.听他的名字,敌人就闻风丧胆。

10.敌军被我们的人打得闻风丧胆。

11.命令一下达,大家立即闻风而动。

12.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张九龄

13.行人只闻风吹雨,哪知深夜有人哭。

14.他的威名使敌人闻风丧胆。

15.雨夜听雨,梦生花。梦境闻风,雨嘀嗒……

16.希望大家闻风而动,不要举棋不定。

17.记者的嗅觉特别灵敏,总能闻风而起。

1、闻风而动拼音为:wén fēng ér dòng ,意思是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风:风声,消息。

2、出处:宋·陈亮《祭赵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闻风而起。”

3、近义词:雷厉风行、闻风而逃、闻风远扬、闻风而起、大刀阔斧、闻风而至。

4、反义词:纹丝不动、按部就班、按兵不动。

5、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行动迅速。

1、闻风而动,汉语成语,拼音是wén fēng ér dòng,意思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2、相近词:雷厉风行。

3、相反词:纹丝不动。

4、成语出处:宋·陈亮《祭赵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闻风而起。”

5、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形容行动迅速。

闻风而动下一句是兔死狐悲。

闻风而动,汉语成语,拼音是wén fēng ér dòng,意思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出自《祭赵尉母夫人文》。

兔死狐悲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元代脱脱撰写的《宋史·李全传》。

该成语原意为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或失败而感到悲伤;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兔死狐悲的句子:

一、小康的意外去世我很伤心就像兔死狐悲一样。

二、兔死狐悲,尽管他与李二有矛盾,但李二的下场也使他感到凄然。

三、看到同伴失手被公安抓住了,另外一名小偷心里涌起了兔死狐悲的感觉。

四、兔死狐悲,所以现在的人才这么容易悲伤呢。

五、兔死狐悲,尽管他与李二有矛盾,但李二的下场也使他感到凄然。也作“狐死兔悲”。

意思是:长期蛰伏不动。本义: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

拼音:zhé fú bù dòng。蛰的声母为zh,韵母为e,声调为二声;伏的声母为f,韵母为u,声调为二声;不的声母为b,韵母为u,声调为四声;动的声母为d,韵母为ong,声调为四声。

近义词:裹足不前、闻风而动、倾巢出动

出处:龙蛇之《吕氏春秋·孟春》:“蛰虫始振。”

释义:冬天藏在洞里的虫类,因为天气的变暖,土地变得松软,因此慢慢的从洞中苏醒过来。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裹足不前

拼音:guǒ zú bù qián

意思:脚被缠住,不能前进。比喻由于害怕或有顾虑而停步不前。

出处:秦·李斯《谏逐客书》:“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释义:秦·李斯《谏逐客书》:“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

2、闻风而动

拼音:wén fēng ér dòng

意思: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

出处:宋·陈亮《祭赵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闻风而起。”

释义:宋·陈亮《祭赵尉母夫人文》:“来不及登上厅堂,就听到风声立刻起来响应。”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不知道阅读完《「闻风而动的意思」闻风而动下一句》后,是否满足了您的需求呢?想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https://www.zckj360.com/changshi/38368.html,您的关注对我们是莫大的支持。

标签: 闻风而动的意思 闻风而动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