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见的虫子

风车 51 0

小时候,农村的夏天,是各种虫子粉墨登场的时候,到处充斥着虫子的鸣叫声,显着生机勃勃,晚上屋内屋外虫子叽叽咕咕的声音正好伴人入眠。

今天就回忆一下那些年夏天常见的虫子们。

1、牛虻

虻虫有很多种,常见的一种像大号绿头苍蝇一样,喜欢吸食家畜的血液,小时候常在牛的身上见到,当然,它也吸食人血。

中国习惯上把吸血的、骚扰牛马等牲畜的虻类称为牛虻,别名马蝇、牛蚊子、牛苍蝇、瞎蚂蜂、瞎碰、瞎虻等等。

和蚊子一样,吸食牛血的都是雌性,雄性不吸血,靠吸取植物汁液或花蜜存活。如果看到一个吸饱了血的牛虻,一巴掌拍过去能拍出一小滩血。

牛虻中的马蝇会把卵产在动物或人身上,卵孵化成幼虫会钻入皮肤内,把动物或人体的皮下组织当食物,受害者的身体就会形成溃疡似的肿疮。

等长到大约杏仁大小的时候,它就开始往出爬了,爬出皮肤表面,落到地上,化蛹,变成马蝇。

小时候见过人身上有这个东西的,会起一个带孔的疙瘩,用镊子把虫子夹出来,看着浑身起鸡皮疙瘩。
2、蝈蝈

蝈蝈是螽(zhōng)斯科一些大型鸣虫的通称,个子较大,外形和蚂蚱很像,有的地方叫哥哥、蛞蛞、蹩踪聒聒、油子、叫应、叫哥哥、土喳子、蚤蚂、鬼蜢、乖子等等。

蝈蝈在中国分布很广,与蟋蟀、油葫芦被称为三大鸣虫,在田间地头的草丛里数它叫得最响亮。

按分布来分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北方蝈蝈和南方蝈蝈,北方蝈蝈体型大于南方蝈蝈,叫声也更响亮。

会叫的都是雄性蝈蝈,雄性蝈蝈之所以能鸣叫,是因为它们的前翅附近长有发音器,这样翅膀左右摩擦的时候就会发出“括括括”的声音。雌性蝈蝈没有发音器,所以不能鸣叫。

蝈蝈鸣叫是为了吸引雌性,或者向同类发出危险警报。

蝈蝈食性比较杂,但以捕食其它昆虫为主,也算是一种益虫吧。捕食其它昆虫时会有点傻大胆,比如捕食马蜂的时候会不小心被马蜂蛰死。
3、马蜂

学名叫胡蜂,属于完全变态的动物,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马蜂的身体很有辨识度,黄黑相间的尾部相当醒目,尤其被它蛰过后更忘不了它。

没有捅过马蜂窝的童年不是完整的童年,没被马蜂蛰过的童年回忆更不完整。

小时候常见的蜂窝都不大,灰白色的,像一个倒置的莲蓬一样,在屋檐下或者树枝上时常能看到。

这是造纸胡蜂的窝,她们将植物的纤维嚼碎与唾液混合成筑巢的纸浆,再将纸浆糊在蜂巢六角形小室的墙上,一点一点地逐渐扩大蜂巢。

小时候只要看到就会想办法把它给捅了,用竹竿或者石块把它砸下来,而在这个过程中,被马蜂蛰则是难免的事。

马蜂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捕食其它昆虫为食,所以,除了会威胁到人和家畜的安全外,它也算是一种益虫了。

马蜂分蜂王、雄蜂和工蜂,蜂王负责产卵,雄蜂负责和蜂王交配,交配完就死,而工蜂专司扩大蜂巢的建筑、饲喂、清巢、保温、捕猎食物、采集、御敌和 护巢等内外勤活动。

雄蜂是不会蛰人的,蛰人的都是雌性,也就是所有的工蜂都是雌性,这些工蜂性情暴烈凶狠,鳌针明显,排毒量大,攻击力爆表。
4、金龟子

金龟子是鞘翅目金龟总科的通称,其种类繁多,形态多样,是鞘翅目中大类群之一,全世界已记有20 000余种,我国目前已记录约1800种。

金龟子的幼虫叫蛴螬(qí cáo),又叫鸡母虫,鸡婆虫,土蚕,老母虫,白时虫、螆头、大牙,桃各虫等,是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危害严重,常将植物的幼苗咬断,导致枯黄死亡。

金龟子以成虫和幼虫形式在地下越冬,5月6月越冬成虫出现,交尾产卵,幼虫孵化,一直到10月越冬,翌年越冬的幼虫于5月末活动。

金龟子昼伏夜出,到晚上才出来活动,到天亮的时候就钻进土里。

金龟子是害虫,但是在其成虫后,却是那时候小孩子夏天的玩具。

抓住金龟子后,用一个细篾片插入其背部中间的小三角区,然后将篾片插在秸秆做成的轴承上,其就会带动这个简易轴承转圈。

或者直接在金龟子身上栓根线,抓住绳子,任它到处飞。
5、螳螂

也叫刀螂 、刀螳,肉食性昆虫,成虫与幼虫靠捕食其他昆虫及小动物为食,是著名的农林业益虫。

螳螂能那么猛,因为其随身携带两把“大刀”,即其强壮的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末端各有一个钩子,用来钩住猎物。三角形的头,转动灵活,突出明亮的复眼,敏感的触角,再加上上颚强劲咀嚼式口器,使螳螂成为一个凶狠的昆虫杀手。

螳螂的生活周期均在一年内完成,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故属于不完全变态类的渐进变态。

夏季,雌螳螂发育成熟后,会散发一种外激素费洛蒙来吸引雄螳螂,雄螳螂过来后,会小心翼翼地向雌螳螂示好,在这一步雄螳螂必须表现的很小心,因为两者体型相差太大,雄性一不小心就会被雌性捕捉吃掉。

在雌螳螂没有表现出敌意后,雄螳螂会立刻跳到母螳螂背上开始进行基因交流,这大约需要2到5小时。

如果雌螳螂饿了,会扭头将雄螳螂抓住一点一点吃掉,而雄螳螂的下半身会继续完成它的使命。

雌螳螂之所以有时会选择吃掉雄螳螂,是因为它要保存体力储存能量,好生产下一代。

螳螂一般在9月份产卵,然后陆续死去,卵经过越冬,到了第二年6月再孵化出来。
6、叩头虫

也叫磕头虫,身体细长,油光水滑。

小时候常抓来玩的一种虫子,只要按住它的腹部,它的头就会像磕头一样一点一点的。当把它的身体翻过来时,它会“啪嗒”一个“鲤鱼打挺”的弹跳一下翻过身来。

磕头虫还会装死,抓住它后,它会趴在那里一动不动,怎么戳都不动,当你不注意的时候,它就会猛地一下跳起来逃跑。

磕头虫 2 ~ 3 年发生1 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成虫于 4 ~ 6 月份 出现,幼虫于 5 ~ 6 月份危害严重,它是一种害虫。

磕头虫会磕头是因为它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节,可以自由地弯曲活动,磕头是它被抓住后想要挣脱束缚的一种本能反应,同时也是求偶时的表演节目。